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我国温室大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将朝智能化方向发展

网站编辑:海宁海成温室设备有限公司 │ 发表时间:2022-02-12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温室大棚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显示,温室大棚又称暖房,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温室大鹏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

温室大棚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供给端来看,近几年我国温室大棚面积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温室大棚面积为189.7万公顷,较上年同比下降3.4%;2020年,我国温室大棚面积为187.3万公顷,较上年同比下降1.3%。

2015-2020年我国温室大棚面积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种类方面,我国温室大棚以塑料大棚为主。数据显示,2019年,塑料大棚面积占温室大棚总面积的比重为65.4%。其次是日光温室,占比为30.4%。

2019年我国不同种类温室大棚面积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地区分布方面,我国温室大棚集中分布在江苏、山东、辽宁、河北,分别为333246.1万平方米、310039.2万平方米、186313.8万平方米、148531.8万平方米,总占比达51.5%。

2019年我国不同地区温室大棚面积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需求端来看,温室大棚主要用于蔬菜种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蔬菜消费量增长,带动蔬菜种植面积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温室大棚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015-2019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调控温度是使用温室大棚的重要环节,但现阶段的规模化的温室设施需要借助人工来调控温室内的环境条件,需要大量人手和时间,而且存在难以避免的人工误差,而温室大棚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形成的控制系统,便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温室大棚+物联网”可达到改善产品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尤其是可实现温室管理的高效和精准。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不断加深,我国温室大棚行业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简介

控制系统

简介

检测系统

采用各种无线传感器实时地采集蔬菜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信息;信息传输系统:传输就是建立数据传输和转换方法,通过局部的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通信网络交互传递,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的有效传输;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和信息路由设备传到控制中心,各个节点可以自由配对、任意监控、互不干扰。

控制系统

加装摄像头可以对每个大棚和整个园区进行实时监控。利用监控计算机可监控整个库内环境调节过程。实时通过显示器画面监视蔬菜生长环境温湿度、光照、C02、风向、风速、雨量、土壤温湿度等数据,收集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整个测试点的信息动态显示,并根据各类信息进行自动灌溉、施肥、喷药、降温补光等控制。并具有储存、查询历史数据、报警、打印等功能。

远程控制系统

用户手机终端用户通过自己的手机可以实时掌握蔬菜大棚的工作状态及下发命令控制设备。

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

将大量农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使技术人员对多个蔬菜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和智能管理,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目标。使蔬菜种植智能化,实现绿色健康蔬菜种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